找到相关内容918篇,用时5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金刚经》主要句型与黑格尔“辩证法”的异同

    ,这是不通才造成的结果。  下面再举“”为例,各位看套用《金刚经》的句子:“,即非我,是名”,请大家看怎么解。说到“”,可以说这个身体就是“”;各位也会认为“自己这个身体”就是“”。好,现在就把自己的身体观想放大,要真的观想放大喔!放大到弥遍整个虚空、整个宇宙,把自己放大到和整个宇宙一样没有界限,一直放大。因为整个宇宙到底多大并没有界限,所以就一直放大。好,如果真的...

    梁乃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25558689.html
  • 谈佛说四识住舆五受阴

    的愚痴凡夫了。   因为,他的无明(注:这“无明”与“慧明”对)乃见色是我、异在,执着为真实不舍,因为不舍,乃使诸根生长增广,诸根生长增广以后,...断见、坏有见;不断见、坏有见的观察。   作了这样连销的、正反的观察以后,如果仍不能离“慢”,则表示观察不真切,所谓“慢”,就是见,异在,郎成...

    许智铭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4465875.html
  • 随顺之事有三种

    我们何时何处,自己的心都要和佛法相应,也就是和出离心、菩提心以及无二慧随顺相应。自己的心不追求世间名利,不忘利他,不执著人和法,就是和佛法相应。虽然环境上会有很多变化,但是佛法的基本原则不能变动...你照顾,你也是一个人,不如我们一起生活!” 华智仁波切说:“这件事以后再说!” 在法会前一天,他对妇人说:“今天你们在这里休息,先行一步,明天法会中再见。” 第二天,...

    华智仁波切造论 索达吉堪布译颂 益西彭措堪布讲解

    |随顺众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1023344059.html
  • 随顺之事有三种

    也就是和出离心、菩提心以及无二慧随顺相应。自己的心不追求世间名利,不忘利他,不执著人和法,就是和佛法相应。虽然环境上会有很多变化,但是佛法的基本原则不能变动。如果以随顺众生为借口,自己执著在...一路亏你照顾,你也是一个人,不如我们一起生活!”  华智仁波切说:“这件事以后再说!”  在法会前一天,他对妇人说:“今天你们在这里休息,先行一步,明天法会中再见。”  第二天,华智仁波切登上法座,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0139798.html
  • 佛教对物质世界和有情生命的看法

    rdquo;前来参与才可。   此识在天主教就是灵魂,只是天主教不讲轮回转世,佛教称这种前来参与受胎的识叫“中阴身”,这种神识是非物质的众生,它有生灭、有、有形体,其特性会随时间或作为而改变。天主教讲的灵魂是不生灭、不改变、有习气(如博爱等)、有、有分别的。佛教讲的自性是无所不在,至大无外,至小无内,无分别、无形相、不生不灭、不可被知(但可被“悟”...

    紫虚居士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4842183.html
  • 阿赖耶识浅说

    之所熏,熏成习气(种子异名),收藏在此识中,遇缘再现行。就受熏言,前七识为能熏,此识为所熏。  3。 爱执藏:此识系生命主体,常被第七末那识执为自我,包括人、法,生起痴、见、慢、爱,为生死根本。  4。 此识有三相:以被第七识执为自,以含藏种子能生现行为因,以此识体为业力招感受异熟总报为果相。   二、阿赖耶三位  从凡夫起,到发心修行的历程中,共有三位,即:1。 ...

    惟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3143070.html
  • 第一义海准提国

    面目,不在男女老幼,不在外表的美丑,我们这个色身只是一个假像,而我们就执著这个假像为“”,把自己的身心看得非常宝贝,只要这个假像的没有看破,那人就没有办法跟道相应。金刚念诵能除男女老幼相,破美丑,让我们放下自我的大包袱,而如佛法的三解脱门--空、无相、无作。空 、无相、无作就是金刚的本来面目。  在修金刚念诵中,空 、无相、无作的体会由少分、多分到满分,这便是一种现观庄严。于此之间,(蓝...

    首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0748931.html
  • “贪嗔痴”的探讨

    准许杀生。  不杀生还有一个理由,站在众生的立场上想,有人拿刀割你的肉,你感觉如何?痛吗?不痛才怪,如果真的不痛,那你已经超越了,人相,众生相,寿者相,已成了阿罗汉,我们大家围着你,拜你,供养你了。...容天容地,于人何所不容”。佛之所以能做到,是因为彻底体悟空性,觉而不迷,大彻大悟。“金刚经”里面讲到佛陀告须菩提:“如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,于尔时,无我,无人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。何以故?于往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44854511.html
  • 金刚经的重点与精神

    之,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,何以故,若菩萨有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。”又曰:“菩萨应离一切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”  从这段经文,可以看出发菩提心的内容,菩提心...。无余涅槃是究竟解脱人生的一切烦恼痛苦。  本经又告诉我们,菩萨的发心度生要建立在无我上。从有与无我的区别上,也说明凡人与菩萨的不同。凡人有,处处为著想,即使发心利他。也不亡,总是带著功利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32656865.html
  • 广钦老和尚开示录

    也可以成佛,也可以做到,这样才会更精进,不要常说,就是这个“”在作怪。 ★要没有分别心,才能去,如执,即修不到行,去智慧才会开。 ★总说别人不好自己好,说好就高兴,说不好就难过,就是你。修行如有你,则修行不安,若存,每样事都有,把我看得很重,分得很清楚,这样对我们自己不利,天天都有烦恼。 ★除你,修行就是要做到这个,这才是真功夫。否则到哪里修也徒然,如修到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104984894.html